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 >

用38年写好一个“家”字

时间:2021-10-30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文/杨珂、葛永轩 “哟,到了饭点了。走,做饭去!”刚从现场回来的中交一航局新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赵杰拍着身上灰尘,看了眼时间说到。说罢,他便到厨房拿起搭在门口的围裙,熟

  文/杨珂、葛永轩

  “哟,到了饭点了。走,做饭去!”刚从现场回来的中交一航局新疆项目部党支部书记赵杰拍着身上灰尘,看了眼时间说到。说罢,他便到厨房拿起搭在门口的围裙,熟练地系在了身上。

  前不久因为疫情,项目部的大厨休假后无法返岗。项目部专门开会研究,打算临时招聘一个当地的大厨,赵杰却拦了下来:“咱大多数职工都是从天津、河北来的,这里大厨的手艺不一定能对得上职工的胃口,我了解大伙,这临时大厨,就‘聘用’我吧!”

  就这样,赵杰系上围裙,走进厨房,为34名职工做起了饭。猛火灶让他满头大汗,手动和面也累到手肘发酸。他什么也不说,贴上膏药,继续坚持每一餐的高标准。这一做,就是45天。

  “工作上我是党支部书记,可打不得马虎眼。但在生活上,我年长一些,算是孩子们的老大哥,在家里不都是老大哥给弟弟妹妹们做饭嘛!”在赵杰眼里,项目部营造“家文化”就得从点滴做起,这也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时光回到38年前。1983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赵杰每天跟着班组长一起生活。“当时是夏天,鲅鱼圈的蚊子也很厉害,我们几个新来的没带蚊帐,老师傅们就把自己的蚊帐尽量拉大,匀给我们一起用。”虽是半席蚊帐,可“家文化”的影响却在赵杰心里扎下了根。转瞬,20年过去了,赵杰从被照顾,到开始照顾他人,逐渐成长了起来。

  2009年,赵杰成长为党支部书记。“是企业最初的关怀让我把心放在这里,也是企业的栽培,让我成长,我能做的,就是把这种‘家文化’传承下去,回报企业。”从到上海崇启通道项目开始,他通过合理配餐,将项目伙食升级为四菜一汤加水果,每周六加餐、每月过集体生日。职工们的生日赵杰记得比自己的都清楚,“这个项目干得很艰难,要在软基上做路面,这在全国都是一个难题。职工们攻坚克难很辛苦,我要做的就是保障好他们的生活。”

  就这样,职工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人心就齐了,人心齐了再大的困难也不怕了。

  如今,赵杰在新疆已经两年半了,除了打造“家文化”,他也常强调着:“家,要有温暖更要有纪律!”

  一次,在施工中,监理单位因为一些误会和一位技术员有所摩擦,技术员言语上较为激动,正好被不远处的赵杰看到。在充分了解事情原委后,赵杰在职工大会上,非常严厉地批评了这位技术员:“就算这里面有误会,你也不能这样,你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

  这位职工想清楚之后,待人谦和得像是脱胎换骨了一般。

  “我想就是‘以人为本’吧!”赵杰把自己这些年的心得,归结为这四个字,“严厉也好,照顾大伙也好,出发点都是为了大伙自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