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 >

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读书成人”

时间:2019-01-14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摘要] “读书成人”就是通过学习文化,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装备的人”。思考学生通过读书学习成为“具有文化装备的人”的问题,便会涉及需要装备何种文化和具有相应文化装备

[摘要]“读书成人”就是通过学习文化,使学生成为“具有文化装备的人”。思考学生通过读书学习成为“具有文化装备的人”的问题,便会涉及需要装备何种文化和具有相应文化装备的人是什么样的问题。读圣贤之书装备圣贤文化成仁义之人,读文艺之书装备审美文化成审美之人,读专业之书装备专业文化成精尖之人,这是学校教育的美好期待。为达此目的,一是要遵循知行一致原则,克服言行不一的读书观念问题;二是秉持人文修养原则,克服功利主义的读书心态问题;三是要坚持博约并行的原则,克服“博”而不“约”或“约”而不“博”的读书取向问题。因此,教育之法在于,圣贤经典宜诵读与践行相结合,文艺经典宜浸润与欣赏相结合,而专业之书宜深思与博识相结合。

[关键词] 文化;读书;成人;仁义之人;审美之人;精尖之人

童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是,我和一群小伙伴背着书包,沿着乡间小道,蹦蹦跳跳地去上学的情形。在路边田地里干活的人有时会故意问我们:“你们干啥去啊?”我和小伙伴们会提高嗓门异口同声地拉长声调说:“去—读—书!”。另一个童年的记忆是,我要是平时做了什么“坏事”,让母亲觉得不妥时,母亲会严厉地责备:“你还读书呢,真是白读了,读的恐怕是老wa(指老鹰)书。”母亲的意思就是,既然上学读书了,就应该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所谓的知书达理。那么,读书何以才算不白读呢?在母亲的心中,恐怕是读书后变成名副其实的人才算是没白读吧。这有点读书会让人变成真正的人的意思。朱晓宏教授在其《重新理解教书育人》一文中引用了这样一段话:“学生入校。先生曰:‘汝来何事?’学生曰:‘奉父母之命,来此读书。’先生曰:‘善,人不读书,不能成人。’”[1]原来,“读书”真的是为了“成人”!

“读书成人”的内涵追问

“读书”是为了“成人”,但身处读书时期的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了吗?我曾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问过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得到了不同的答案。研究生回答“希望找工作时比本科生更有竞争力”;本科生回答“还没有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上高一的侄儿回答“当然是为了考大学”;上初三的侄女回答:“上学真无聊,但读书挺有趣。要是上学就是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就好了”;上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无邪地仰起小脑袋、声音清脆地说道:“长本领啊!读书会变得更聪明、更可爱啊!你会更喜欢我啊!”

那么,到底何谓“读书成人”呢?从某种意义上讲,书是文化的载体,读书的意思就是学文化。文化即人化,人化的过程即成人的过程。由此可见,“读书成人”就是通过读书学文化从而达到“成人”的目的,即“文化成人”。“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2]人之所以需要文化,归根结底是由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本质决定的。人从家庭“走入学校,迈向社会诸个阶段的文化培养,最后形成一个具有文化装备的人。”[3]一言以蔽之,“读书成人”就是“文化成人”,“文化成人”就是成为“具有文化装备的人”。

“读书成人”的价值悖论

从美好的愿望和教育的目的来说,我们希望读书成人总能如愿以偿,诸如我们期待:读圣贤之书装备圣贤文化成仁义之人,读文艺之书装备审美文化成审美之人,读专业之书装备专业文化成精尖之人。这是我们的美好期待,但事实上并非人人都能如愿以偿。

1.读圣贤之书,成仁义之人?

读儒家文化经典,以期成为君子儒;读道家文化经典,以期“修道成仙”,成为超越洒脱之人(其实“仙”是站在山顶高瞻远瞩之人,是不被浮云遮望眼之人);读佛家文化经典,以期“立地成佛”,成为超凡脱俗之人。要想成为上述理想中的人,就需要阅读圣贤之书,如《论语》《中庸》《道德经》等。

圣贤之书中蕴含人生修养所需要把握的常规常则,诸如什么是善和恶,什么是美和丑,什么是好和坏,什么是高尚和卑鄙等。然而,把圣贤经典中的这些人生常规常则烂熟于心,就能够成为一个善人、好人、高尚的人了吗?这其实与苏格拉底提出的“‘美德即知识’是可能的吗”的问题如出一辙。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满口的仁义道德,却装着满脑子整人的坏主意,干着整人的坏事情。也就是说,一个人通过读圣贤经典,掌握了仁义知识,并非一定会成为仁义之人。要成为仁义之人,尚需按照仁义原则采取仁义之行,即缘心更缘行!

2.读文艺之书,成审美之人?

文艺是人创作和熏陶人的,是为了人和由于人的。“在作家、诗人眼里,人是永恒的主题,人是写不完、颂不尽的赞歌。”“在音乐家眼里,人不只是颤动的琴弦,人更是最美丽的音符。”“人是画家笔下不竭的源泉,人是能够透过万千世界看出异彩纷呈的‘眼睛’。”[4]

人生在世,生活得是否多姿多彩,在于是否有那么点文艺范儿。文艺范儿重在一个“趣”字,即兴趣、乐趣、生趣、艺趣、情趣、识趣,而文艺之书恰好增进了这些趣味。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虽然阅读了大量的文艺之书,但往往由于物欲横流的社会侵蚀,仍然不能成为一个具有发现美、欣赏美之人,更不要说是一个创造美的人了。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从实用、功利的角度来看待文艺之书,最后的结果是,要么将其束之高阁,要么泛泛而读,附庸风雅。要想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首先要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心。

3.读专业之书,成精尖之人?

“读书成人”取决于读什么样的书,读什么样的书取决于什么样的书被人们认为是有价值的,什么样的书是有价值的取决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古典人文主义时代,有闲情逸致的人们为装点精神门面而读书,人们追求成为身心既美且善的人。所以人文艺术经典之书,诸如西方的七艺之书和中国古代的六艺之书、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颇受重视。在科学主义盛行时代,谋求实用的人们期待靠读书获得一技之长或一业之专,实科教育受到重视,人们期待成为经世致用的人才,因而自然科学之书、技术发明之书颇受青睐。正如斯宾塞所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致的答案就是科学。”[5]

人“为了那个叫做谋生的间接保全自己”的最重要的知识,诸如数学、物理等,而去读大学、读研究生。在这种意义上,读书就是为了成为谋生的专业人才。但是,这只是在谋生层面的读书,还谈不上谋道、谋艺。或许“专”可以谋生,但可能会因为缺乏“博”的视野,而难于有创新、有突破、有情怀,即难于谋道、谋艺。一些只是沉浸在自己狭窄的科学技术专业书籍中的人,可能对于人是什么,人情味是什么,诗意人生是怎样的等问题会一脸茫然。他可能只认得专业之事理,完全不懂得人生了,不知不觉走上了机械人生之道。

读专业书籍的人希望成为专业人才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专业之书会刺激人的理智热情,唤醒人对理智活动和专业知识的偏好。但专业人才不应只注重专业能力,还得讲究专业勇气。因为“勇气是精神——意志范畴,它描述的是人的追求水平和道德潜力。”[6]真正的专业人才除掌握精尖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泛的文化知识作为支撑,“文化是思想活动,是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7]精尖专业人才一旦具有广泛的文化涵养,不但会使他们具有哲学般的深邃,而且还会使他们有艺术般的高雅。

“读书成人”的教育之法

教育得法是解决“读书成人”面临的各种价值悖论的根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思考,我认为,“读书成人”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遵循知行一致原则,克服言行不一的读书观念问题;二是秉持人文修养原则,克服功利主义的读书心态问题;三是坚持博约并行的原则,克服“博”而不“约”或“约”而不“博”的读书取向问题。在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读书成人”的教育之法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圣贤经典宜诵读与践行相结合

实行诵读与践行相结合,其实就是遵循读书的知行合一的原则。“口而诵,心而惟,行而笃。”我认为,“诵读践行圣贤经典五万字,人生‘幸福享用’一辈子”!那么,可以读行结合的这五万字经典内容何所指呢?一是幼童识字首选的《千字文》,二是有儿童行为守则之称的《弟子规》,三是被喻为中国文化简史的《三字经》,四是有中国人的圣经之称的《论语》,五是有中国人的辩论学之称的《孟子》,六是有中国成功学之称的《大学》,七是被喻为和谐人生指南的《中庸》,八是被称之为中国人的智慧奇书的《道德经》。

一所小学曾经根据这些内容自编了经典诵读本,在全校推广读经典(每天20分钟午读经典法)和行经典(日日践行经典法)活动。经过六年如一日的读经的浸润,学生受益匪浅。学生熟读成诵时,读得抑扬顿挫、清清楚楚,践行的是《弟子规》的“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和“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的读书要求。学生达到熟读成诵时,如同流水一样自然流泻出来,其言如同己口所出,其意如同己心所生。

对于圣贤经典,日有所诵,日有所行,知行合一。读行经典“是希望能够学到怎样做一个人,怎样培养自己的品格,怎样建立起人生观,怎样丰富自己的精神、高尚自己的道德、塑造自己的信仰、净化自己的灵魂,怎样能够有一个美好的人生,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8]

2.文艺经典宜浸润与欣赏相结合

为了人生的丰富多彩的审美体验,为了优美情感的绽放,人既需要浸润在好诗、好文等文艺经典之中,也需要学会欣赏。浸润和欣赏是相互融合的,不可隔离。浸润,可以丰富个体对文艺作品美的感受;欣赏,可以加深对文艺作品美的理解。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设计并实施了每天五分钟赏读一首诗词的活动,让学生欣赏并浸润于诗词之美中,使学生的审美认知、审美想象和审美境界受到陶冶。诗散发的是词语的芬芳,唤醒的是词语的高妙。文艺作品激发的审美想象力、审美认知力有助于把断裂之美连接起来,让模糊之美清晰起来,从而为学生建构真善美的精神世界,为审美境界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性,为精神世界的敞亮提供了可能性。文艺经典需要用眼观看、用耳倾听,更需要用情感悟、用心欣赏,而浸润和欣赏正是对功利心态的克服。

3.专业之书宜深思与博识相结合

读专业之书不只要增长人的专业知识,提升人的专业能力,还要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对善的价值和美的意义有所触动,这样才利于人成为心灵和谐的人。读专业之书与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密切相关,各种专业学习指向了人的种种优秀品质的养成,这体现了“学校是造就人的地方”[9]。学生在学校读专业之书并非“死读书、读死书”,而是把各种专业之书读“活”。把书读“活”的法宝是要把深思和博识结合起来。换言之,学生既要深刻钻研专业知识,又要博观世界、博览群书、博生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将所学转识成智,体悟专业之理,从而成就智慧人生。以博约的取向来阅读专业之书可以让人避免成为专业机器,而是成为心灵和谐的人。(作者:陶志琼,来源: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晓宏.重新理解教书育人[J] .北京教育,2017(02):11.

[2] 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288.

[3]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321.

[4]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6.

[5]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 M].胡毅,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3.

[6] 科恩.自我论[M]. 佟景玮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502.

[7] [美]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 .庄莲苹,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

[8] 刘济良,等.价值观教育[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

[9]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5.

本文系全国教育规划课题《中国传统蒙学的德育思想研究》(课题编号BEA150074)部分成果

《北京教育》杂志普教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