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 >

寻大工足迹,传红色基因,担历史重任

时间:2017-03-03来源:互联网 作者:编辑 点击:
道 时间流逝,大连理工大学大学已经在坚守和开拓中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六十多年来大工校友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在社会各个领域辛勤耕耘

  道

  时间流逝,大连理工大学大学已经在坚守和开拓中走过了六十多个年头。六十多年来大工校友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大工精神在社会各个领域辛勤耕耘,为母校发展、祖国建设以及世界文化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为深刻领会大工红色基因内涵,勇做大工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大连理工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红色先锋锻造计划”凌云班部分学员通过走访老校友,探寻大工红色足迹。

联众云软文

  为从理论上深刻领悟大工红色基因的内涵,确保实践过程的精准定位,目标明确,实践伊始,我们便在党委宣传部的李明智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了大工红色基因的内涵,包括实践出行期间的一些礼仪以及注意事项等,为我们实践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联众云软文

  2017年1月4日,凌云班学员们通过学校离退休处和校友总会通过筛选确定了目标走访人群,截止2017年2月27日,队员们共走访八位老校友。现将走访内容精简整理如下(按走访顺序)。

  “思想大厦永不坍塌,为信仰而前行”——陈丕孝先生专访

  陈丕孝老先生是我校49年建校的第一批学生,毕业后留校任职,后任设备处处长一职。陈丕孝师兄年近九旬,精神状态仍是极好,陈老先生在与我们两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主要向我们分享了他在大工学习工作期间的思想转变历程。

  陈老在大工学习工作了五十多年,见证了祖国、大工的成长,自己更是在此期间确立了坚定的信仰。陈老求学、任职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更加意识到现在学习中要注重思想大厦的建设,在成为一个人才前,要先成为思想的强者。

联众云软文

  “不负大工印记”——江洪波师兄专访

  江洪波先生是我校77级电子系的校友,现任大连中联电脑有限公司总经理,大连智慧旅游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同时担任辽宁省政协委员,也是我校电信学部的校友会会长。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来到大工求学的学子,勤学细致,踏实肯干是经过短暂的交流过后江先生给我们留下的第一个印象。作为王众托院士的得意门生,江先生在大工度过了他从本科到博士生的数年光阴。除了分享过去的求学和工作经历,江先生还十分关心我们这些年轻人的发展状况,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给我们提出相关的建议。

  通过与江先生的交流,我们不仅得到了前辈的指导与建议,更学习到了这位已经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大工77级校友刻苦求学、认真钻研、求实创新,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的可贵品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大工校友对母校深厚的感情和动人的情怀。

联众云软文

  “为中华崛起,我们愤然前行”——陈群生师兄专访

  陈群生师兄是大工77级机械系,当年读书时与郭东明校长上下铺关系。毕业后到工厂里工作,之后又在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铁道校区)读研究生,后来又在研究所和开发区工作,九一年到美国读博士,九二年起在美国和加拿大多家金融公司工作至今。因师兄人在美国,采访当天我们是通过视频与师兄进行交流学习的。

  陈群生师兄与江洪波师兄一样都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学生,师兄语言幽默却句句给我们这些后辈以人生道路的指引。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主要向我们分享了一些他当年求学以及后来到海外留学的经历。讲到与大工的渊源,我们才了解到陈师兄的父亲(已故))竟然是大工49年建校的第一批学生,后来在学校机械系任职教师,所以陈师兄报考时也是选择了机械系。交流中最为感动的还是师兄的那句话:“花甲之年,能为后辈做些什么,感觉特别满足”。这是一位长者对后辈最为深切的关怀与希冀。

联众云软文
联众云软文
联众云软文

  陈群生校友和郭东明校长的毕业照 陈师兄父亲毕业照(49级校友)

  “活到老、学到老,人不能闲着”——杨金奎、李姿之夫妇专访

  杨金奎、李姿之夫妇都是大连工学院57级校友,杨先生毕业后留校任职,后任机械系副主任及金同稷校长的助理,还曾为郭东明校长的任课老师;李姿之女士则在工厂任总设计师。

  杨老几乎是将自己的人生全部献给了工学院,从大三便一边读书一边给大四的学生上课

  还用一年的时间补齐了16门课程,并做了两份毕业设计,超额完成了学习任务。毕业后由于工作繁忙,杨老白天尽力完成学校的工作和任课,晚上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科研项目,兢兢业业。校办公室当时管理着学校车队,杨老说当时学校虽然贫困,但是校风清廉,学风严谨,很少有公车私用的情况。工作期间学校要进行改建,杨老提议只拆除破损严重的老办公楼等,但是保留具有纪念意义的一馆、二馆、理化电楼(基础部),能在日后给大家留些值得怀念的东西。杨老十分爱学,甚至于退休后还有着自己的科研项目,曾为航天部解决重大问题,获科技进步一等奖。

联众云软文

  “平凡中的不平凡”——耿东先生专访

  耿东先生是我校54级造船系校友,毕业后在大连港香炉礁港务公司工作,任轮机长一职。

  耿东先生在于我们的交流中讲述了他当年在大工的读书生活经历已经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的一些人生发展。从交流中我们得知,耿东先生一生为人正直,相较于其同班的一些毕业生的发展,虽不够亮眼,但贵在坚持,交流中,耿先生一再说到自己的一生很平凡,没有为母校争光,现在十分后悔,但我们却从他的话语中可以发现,这位平凡的大工人几十年来一直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那就是坚持,一生不做亏心事,做好自己,坚持平凡才是真正的不平凡,默默付出,我想这也许就是大工人的精神传承。

联众云软文

  “先人后己,要有仁爱之心”——左瑞祥先生专访

  左瑞祥先生52年在大连工学院印刷厂当学工,后主要负责大连工学院印刷厂的改造,在学校人事处工作12年后,于69年回到印刷厂任厂长一职。一生兢兢业业,为学校印刷厂的建设付出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于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左先生为人直爽,热心,先人后己,包括学校为教职工分配房子也是秉着先人后己的原则,自己家庭困难,却在90年最后一次分房剩下后才要了一所房子,此精神令人敬佩。

联众云软文

  “创新,唯有创新才能进步”——姜吉文先生专访

  姜吉文先生是我校49级建筑系校友,后任建筑系副主任一职。进入姜老先生家,最令我们震撼的便是一屋子的根雕艺术品。从未有过正规艺术训练的姜老先生由于在建筑系任职时的耳濡目染,并对根雕艺术品有着极强烈的爱好,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精美的根雕艺术品。姜老先生与我们分享并回忆了他本人身在大工任职时的一些重要经历和人物,从自己身为党员响应号召赴最需要他的地方,到参与建筑系的建设与发展,再到退休后制作根雕的目的与意义,都可以看出姜老先生对前辈校友们做出贡献的赞赏与对未来接班人们的期望。在采访中,姜老先生一次又一次地提到了作为大工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红色主义接班人,我们不但应总有努力谨慎的精神,更要有踏实创新的情怀。他表示,即便年长如他,都做出了以根书法为代表的创新作品,身为新时代的中流砥柱大学生,我们更有无限的可能等待我们自己的发掘,为母校、为社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联众云软文

  撼不动洁白的玉兰

  躲不过光阴如白驹过隙

  几载大工缘,一生校友情

  此次寻访校友的活动让我们一行人受益颇深,不只是大工的红色基因,更是人生的方向指引。没有平白无故的幸运,一切一切的成功背后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汗水与付出。对于红色足迹,大工的红色基因从他们身上我想我们寻到了一些,勤学不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为人处世等等,但还远远不够,我们需继续努力,找到更多答案,关于红色足迹、关于红色基因、关于我们的发展、关于大工的未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推荐内容